年不作”的说法。就是我这一年收货的粮食够吃十年了,这十年里我什么也不会干,等粮食吃完了再劳作。所以殖民者不是很喜欢土著,而是更喜欢勤劳的华人。
为了鼓励更多华工来种植开垦荒地,前朝统治者给了一些优厚条件的。例如对新来的给予一定土地和农具种子。陈性家族也就是从那时候迁徙过来的。他们立足后,有了一定积蓄,钱不断汇去家乡族里。
土地众多,需要大量劳力,这也是冰兰家过来的原因。同来的当然还有同乡的其他人家,冰兰后来估计了一下,这次来的就有四五十人。陈姓居多,大多来的是大人,冰兰他们能来,主要是因为小孩子票便宜,族里还肯借钱。
单独来的,有些是向亲戚朋友借钱过来的,有些是这边雇主出钱过来的。这些都算不错的。还有是马来这边矿主招工过来的,船费会从工资里扣除。就如那位好心的大叔。
经过十天的颠簸,冰兰终于站到了马六甲这片土地。大小船只停靠在码头口岸,装卸货物的民工脚步不停。叉腰吆喝的头人不停催促着人们的脚步。
气温大约三十多度,很热,无风。码头周围的建筑很多是欧洲十七八世纪巴洛克风格,大气豪华。还有一片是中国古建筑风格,繁复而沉稳。整洁的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