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
“好一个三味!妙妙妙!只为这三味之语,令东家便是难得的才识之士,便值得去看上一看。”
那中年文士拍掌赞道。清秀少年道:“不瞒前辈,末学后进并非书坊里的人,只是东家临时招募来帮忙发传单的,东家之才不仅于此,在书坊的店门上,还刻了一对桃符,上曰,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
“好!好个‘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只此桃符便值得细细品味,好个三味书坊,荣小郎,这书坊可开张了?”
被叫做荣小郎的少年恭敬的答道:“回前辈,三日后七月初一,黄道吉日,诸事皆宜,正是书坊开业大吉之日,大叔若有闲暇,可登门细品细看。”
“好,我定会去看看。”
中年文士答应着,神情间感兴趣的神色十分明显。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对话,在长安城里,读书人多的场所,皆在大同小异的上演。有人按耐不住好奇心,当先去三味书坊的店面看了看,大门紧闭,尚未开张,门头上的匾额还未揭开,但门两边挂着的桃符却已经袒露出来,确实写着——
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
在店门的两边,是刷的雪白的两面墙壁,左边的墙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