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科学技术不行,就再加上爱。
第28章 鬼畜前奏
逻辑捋通了, 执行起来却依旧困难。
首先是收集顾长熙对一首歌的所有意念,建立行为域。再将粉丝群体作为量子标尺,从行为域中选择一个值。这个值输入电子声带, 就可以控制某一个发声细节,所有发声细节组合在一起, 就完成了唱歌的过程。
顾长熙的意念决定了行为域, 粉丝对他的理解决定了量子标尺,两者共同参与决策, 才能最终选出歌曲的唱法。
顾长熙的意念越强烈、粉丝对他的理解越贴近, 歌曲就越接近他本身的想法。
意念的强度决定了行为域的可用性。如果意念不够清晰, 会导致行为域误差过大,每一个行为区间大小都差不多,被选择的概率也差不多。这样根本不是唱歌, 只是随机声音合成。
所以,在正式唱歌之前,他需要先把这首歌在自己脑海中演唱无数遍, 直到意念无比强烈,机器能够建立准确的行为域为止。
这一个极其枯燥乃至于恐怖的过程, 意味着他从这一刻起必须时时刻刻活在自己脑内的音乐声中, 哪怕听吐了唱吐了,也要强按着自己, 把这些歌声烙进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