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法师听八戒言有农家女送斋饭于其前而欲斋僧也,起面视之,果有农家女将罐携瓶已至前也。三藏法师礼之而言“贫僧有礼,不知女菩萨自何方而来者?家在何方?又为何事而至此将斋僧也?想是菩萨许了汝之愿心故也?”若是悟空在此,其有火眼金睛自可识之。然三藏法师本是凡胎肉身,自是不识也。沙僧亦不识,八戒亦不识,只视彼果为斋僧者也。
三藏法师问而彼农家女子言之“长老不知,小女子便在此山下住也。此山之名唤兽怕蛇惊。”八戒言“好个怪名也,想此山必甚险恶,方得此名也。”彼女子方“正因此因。小女子家中有父母两者,因好佛经而常诵之。父母年已长而无后,遂于佛前许下愿者,若可得后则必还愿也。后果得了便是小女子也。又得菩萨助而招得称心夫婿,便是人家也。”三藏法师又言之“汝父母尚在,何斋僧之施汝自为也?抛头露面非妇人之当作,此似斋僧,汝夫自可作之。”此女子闻之而言“长老实也不知,本非斋僧而至此,拿饮食将送于小女子之夫也。然于此见三长老,故生斋僧之念,祈长老纳之。”三藏法师又问之“汝夫何在?”女子言之“只在山下与庄客耕作也。此暑天甚热,父母不便远至此山中,而小女子又思夫或饥渴,故送此饮食。然见长老,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