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细节还很模糊。
比如说
“曹操屠徐州这段,就不要拍了,跟故事主线关系不大,也不符合我们想要塑造的那时候的曹操的形象。”
曹操屠徐州发生在194年,那时候他还没有迎献帝入许都,更没有跟大汉皇权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所以,在安云天和柳闻霆设计的剧本中,那时候的曹操,还是热血爱国中年一枚。
而屠徐州这种事,不客气的说,放到现代,跟南京大屠杀也不见得有啥区别——总之都是灭绝人性的屠戮就是了。曹操的士兵,不见得就比鬼子更文明和更有人性一点,《后汉书》中说“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这里的“数十万人”,比之南京大屠杀的30万死难者,也不遑多让。
但这显然又和剧本中曹操那时候热血中年的人设不符,也会让整部电影所渲染的曹操的悲剧性大大降低,某种程度上更会让“英雄记”这个名字显得有些滑稽——这样的人,也配称英雄?你给这样的人拍传记片,把他描述成一个可怜的悲剧人物,真不觉得亏心?
所以,经过权衡之后,两人决定,将这一段略去,或者说,只在台词里简略的提一下。到底如何取舍,到后期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