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评。”冷笑一声,我不忿道“除却自身,在他眼中,天下诸人皆为司马昭。”又忧心道“桓钧烈如何表态?”
“胡汝皇帝道平州王忠心可鉴,他自知晓,不许朝臣再妄议此事。只是平州王府中那位从顺公主,却一再被后宫太皇太后召入宫中问安。”
宗政煦举杯浅抿,我却无心再去睬茶“桓钧烈相信澄廓确是万幸。只是此事到底令太皇太后心中有了疑影,更使她对澄廓心生芥蒂。频频召见娓公主,分明是在威胁澄廓。”
恨恨却无奈,我颦眉间迎上宗政煦眼眸,其中情愫复杂。他片刻垂了眼睑“摄政王不日又进书胡汝皇帝,道后宫不可干政之风自从古起,今朝也应继从古训,不应逾矩。言语间虽未明提,却是在说太皇太后无疑。”
“既弹劾澄廓,又得罪太皇太后,桓评到底要做什么?”心生不解,我垂头望着余香渐散的茶,突然记起桓恪那封信件。恍然抬头撞入宗政煦眸中,我忽视他眼底那抹不自然,急急问道“大鸿胪可知,桓评原本是否是胡汝旧都朝龙人士?”
“胡汝旧都朝龙?”蹙眉思索,宗政煦片刻摇头“不敢确认。但胡汝迁都归桑应是约二十年前,此前胡汝皇族中人应当俱是在朝龙生活。”
二十年前。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