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会被附近的清军看到,清军估计会反扑的。”
她的担忧是非常现实的,清军为了对付明军机动力强,行动迅速的特点,增强京畿的防御,所以在各枢纽要地设置了小股的兵营,用以进行局部的反抗和情报的传递。大沽口这边刚发现海上出现明军战舰,就已经将消息传递了出去。
天津镇驻扎有三千兵马,立即开始整备,增援大沽口,然而明军的动作还是太快,当天津镇的清军增援赶到时,明军已经烧掉了大沽口。
天津镇总兵克德领兵在要塞之外,发现已经成为了烈火废墟大沽口要塞,也看到了成片的帆影和大批的明军。
克德当机立断:“明军新抵大沽,立足未稳,此时正准备大军登岸,等于半渡之中,此时其兵马在岸上,舰上大炮不敢轻易发射,误伤己方,正是猛攻破敌的好时机!”
话说克德的这番判断倒是不能算错,只是他太轻易地用衡量一般军队的标准去衡量了大明复国军。
从北塘而来的登陆部队,在接到不进攻大沽口,转而进行火攻的命令之后,就立即接到了后续的指示,开始围绕大沽口的登陆区,建立起暂时的防线。
高宁和李万这样的前线指战员,都那些明军的多用军铲在那里挖掘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