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随便在名录上指定了一个字,就成为未来他们家族一直传承的姓氏了。
当时这些获得姓氏的百姓,在户籍处都领了一张写了自己名字的纸,他们大都是不懂汉字的,但也要好好保存。这一时期,许多东瀛人的名字都是一些张太郎、王左卫门、刘禄丸之类的名字。
也比较出人意料地,在大明东瀛宣抚司强悍的实力和手腕面前,大部分东瀛民众还是比较顺服的。反抗比较激烈的武家,基本被连根拔起,即便没有被杀死,也是被直接装上船带走,不少人都被送去了孟缅宣慰司,或更加偏远的一些殖民地作为劳动力。
而相对的德川幕府几乎对于不断扩张的东瀛宣抚司是麻木了,将军德川家纲除了调集大军守护江户,以及最为紧要的御三家,大部分地区基本上都散漫化了。幕府对于一些大名的控制力现在也降到了一个最低点,部分外样大名甚至开始公然不听从幕府的命令了。
一些大名秘密接触宣抚司,希望能够改换门庭,同时保留自己的割据地位,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关系多个藩都表达了这个意见,但是也陆续被东瀛藩军消灭。郑成功关于此事的态度极为明确,那就是东瀛要完全地结束掉封建时代,实现由宣抚司管理的统一单一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