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战报后虽然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其实已有疑虑,可两年来都是苦于没有证据才只能教吴越对李全采取暗中管控;而举国大战期间,李全若是真凶,便有更加充裕的时间一边持续害人一边不断灭口;这几个月来江星衍过于急躁,错过了唯一一个能指认李全害人的人证……这一切,俨然构成了今日徐辕的要求无理和谈判无底。
“害死兄弟,罪名实在太大,若是没有真凭实据不能……”身为杨鞍的舅舅,刘全是真正的老好人,如他而言,害死兄弟的罪名不轻,不能随意扣在任何人的头上——若然在和平时期,处理命案用这样的方法当然公平公正。
“大事化小,就会有更多吴当家出现。”徐辕代林阡否决,这倒是和江星衍观点一致,不再眷恋兄弟情正是因为多事之秋不想害死更多兄弟,“当疑则疑,越拖越累,范遇便是前车之鉴。非常时期只能用非常手段。既然李当家有涟水之战的前科那就从他入手。”
那涟水之战1虽然没发生哪个兄弟的死,却因为暴露过李全的不安分,故而击败了其余事件,被徐辕拿来作为最强的可疑例证。在这里,徐辕之所以不强调姜蓟之死,一方面不想提起江星衍激起公愤,一方面也是为了降低对面戒心、暗中继续寻找证据,他认为,那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