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小,当然也不只是军器局,就是内廷的兵杖局,规模也是变小,只不过兵杖局没军器局小得那么快而已。
开国初的时候,兵杖局和军器局都有差不多三千多人的工匠,规模很大,不过到了如今,兵杖局也就剩千把人工匠了,而他们军器局,只有百余工匠了。
这里面,除了大明中后期,因为边地战事频繁,让边地一些卫所开放了自制一些火器火药的权限外,剩下的就是工部上下在里面捞钱了,卖火器甚至卖工匠了。
本来,就算边地自制火器火药,但他们军中的火器火药大头,还是来源于工部军器局的输送。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工部上下彻底腐败了,一方面匠人因为没有生产动力,制作火器不认真,反正他们也不用,难免粗制滥造;另一方面,工部官员只想扩大生产量,好快速卖给军队捞钱,也就根本不管这些兵器的质量了,只有朝廷派人检验时,才会刻意挑选好的糊弄上面人。
“卖军械给各地卫所捞钱?这怎么捞?”听到这里,张璟疑惑道。
“很简单,比如一只火铳,咱们造价成本大约二两多银子,卖给军队就五两,甚至更多,而且不只是是火器,其他铁甲刀枪也这么干。”
邓健语音一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