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匠户制度,沿袭了伪元,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户籍,一旦确认了户籍,子孙除非皇帝下旨改变,否则子孙也都是一样的户籍。
在军籍中,因为要制造军械,这便造成在工部、兵杖局和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里,也有服役的工匠,称为军匠。
工匠的地位在大明一直很低,这自然让他们成为官吏剥削的对象了,军匠也是工匠之一,自然也不免俗例外。
而军匠的来源,除了开国时候,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因为夺天下时所制造军械的工匠及其子孙以外,其他就是靠大明在军事战争中,受伤残疾而不能上战场的兵卒补充。
那些兵卒,不能上战场,只能做地位卑微的军匠,按照制作流程,制作火器,从而换取维持生计的钱粮。
而这些微薄的钱粮,还要被那些根本不把军匠放在眼里的官吏一层层克扣。
可想而知,这些兵卒出身,半吊子水平的军匠,能怎么用心去制作火器了。
对他们而言,只要火器能用,不会轻易炸膛,那就可以了,再加上他们只是为了追求数量的赚钱,质量自然差。
而他们这样做。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改进火器的心得,工部这个肥缺部门都这样,更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