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好有诸位我大明火器大家在此,趁此机会,便画了下来,希望大家能集思 广益,做出那杆火铳。”
当然,言语之中,用后装燧发枪在与毕懋康的自生火铳对比时,张璟一直注意说辞,避免引起这位火器大能的不满。
不过,很显然,张璟是多虑了,对于毕懋康这种科研人员来说,科研是他们的兴趣爱好,有了更好的科研方向,高兴还来不及,终究这样会让他们走更高的追求,又怎么会让他们不满呢?
更何况,张璟也是有些低估毕懋康了,以为毕懋康研发出了新的发火装置,会以为他是当世无双的人物,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谁知道,听了张璟的话后,毕懋康笑着说道:“下官也听闻西洋早有能人,研发出了和在下相似的火铳,不过一直未尝得见,没曾想,今日却在国舅爷这里见到了真容。”
看来,是自己多虑了,毕懋康也真是见多识广,同时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张璟见毕懋康这般夸赞那莫须有的传教士,也是不由点头。
毕竟,若是毕懋康因为在大明发明了新式火器而骄傲自满,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的话,那么张璟可就要考虑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把他记忆里后世的后装燧发枪告诉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