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身之母。
如此一番联想,事情水落石出,当年关乎风月那件隐秘事,必然涉及到了郑观音的身上。
郑观音是玲珑的母亲,自然算是李云的长辈,女人的隐秘不能昭示于人,那么只好让李云这个女婿承担骂名了。
所以李渊在最后四句里给出明确答案,骂名归晚辈,长辈难心安,待朕驾鹤时,此事方可翻。
啥意思 ?
心怀愧疚啊!
这个心怀愧疚既有李渊的愧疚,想必也有郑观音那位母亲的愧疚,但是李渊为了保护儿媳妇的名誉,只能选择让李云这个小辈承担,唯有等他临死之时,才会把这件隐秘告诉某个人。
但是在他临死之前,这事绝对不会说出来。
不能说出,是为了保护儿媳妇的名誉。
用诗暗示,是为了洗脱李云和玲珑的骂名。
李渊不愧是一代开国帝王,这一手春秋笔法堪称用心良苦,最主要的是大唐群臣都是人精,他们能从暗示之中听明白一切。
既然听明白了!
自然不会再反对李云和玲珑的事!
至于明面上的骂名……
呵呵!
李家皇族的骂名还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