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没说,那客人已经走了,看样子是个读书人,酒馆主人很担心过路客人会乱写,把武家的案子改得面目全非。
李日知听了这话,笑道:“放心好了,文人写书,尤其是写奇离异事,一般都不会使用真名,而且故事也会改头换面,你不用担心会坏了谁的名声,此事无需放在心上!”
郑刚令却很高兴,如果这个案子能流传出去,让百姓们都知道李日知破案很厉害,那对于给李日知扬名立万,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如果李日知以后去了长安,在科考时,有人说哎呀,这不就是破了什么什么案子的那位李日知嘛,他是个有本事的人,就让他当进士吧!
或者李日知的名头被宫里的人知道了,那对于李日知以后的仕途,就会有更大的帮助。
不过,因为那个过路客人不知道有李日知这个人,所以就算是写出了故事,也和李日知没什么关系,而相反,因为同是读书人,所以过路客人要写武二有,那十有八九会写很多的好话,武二有这个废柴,说不定会被写成高大威猛的形象。
然而,这些事情,就不是李日知他们关心的了,事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去吧!
第二天清早,李日知和郑刚令带着一众差役和武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