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考试不糊名的科举时代,免试代表着学识优秀,这本身就是一种资历,再加上到时会有吏部侍郎替他扬名,对于李日知来讲,入仕之途,到现在为止,还是很顺畅的。
又过了几日,郑州城里风平浪静,李日知在客栈里复习功课,倒也没什么事情发生,直到第七天,州里举行了考试,就是在刺史府举行的,由崔东升亲自主持,全郑州各县的学生都来考试,以期获得进京赶考的资格。
这年代的考试连科考都还是雏形,地方考试就更加没有固定的模式了,基本上都是科举考什么内容,地方考试就也考什么,对于进士考试就更加是如此了,各地方纷纷押题,而且往往还都能押中,这也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发生的特殊事情了。
比如说对于时策题目,如果这一年发生了突厥人乱边的战事,那么地方官们便会想,今年的时策差不多就是和突厥有关吧,然后纷纷出这种题目,角度不同,但都跟突厥人有关,结果呢,学生们到了长安之后,发现考试题目竟然真的是和突厥有关,至少有几十个州押对了题目!
出题目的人未免太不刁钻了,竟然连难为一下学生的想法都没有,结果使得学生们答题答得水平都超高,个个都是超水平发挥!
但是,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