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好笑:“世伯,悠着点吧,这地税可也不轻!”
说起封建时代的商税也是蛋疼,你如果只看正史,坐地商户,那就要交地税,大宋这里是百分之二,可谓相当轻松。
如果是行商,那就是百分之三,也不繁重。
然而……
世事就怕这个然而。
然而打开宋人笔记,奏章……
坐地生产上,利润丰厚的,多被朝廷拿走,搞榷卖专营。
然后各州县各路,均设有税卡,这个百分之三,是你走大路每过一次税卡,便要上交一次的税务。
也就是说,史洞修的瓷器,要运去东京汴梁,一路下来,三百貫的东西就升成了四百贯!增加了百分之三十,那是常态!
而且要打理好沿途各处税监,满足他们的吃拿卡要,否则便以各种理由拖延你的行程,管理费这东西,可是按天缴纳的!
只有一种人他们惹不起,官员,因此依托官员夹带私货,便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也在想方设法,钞引制度,应运而生。
如果你是买卖的官傕货物,先要交引钱,就是花钱买售卖许可证,也是仓票提货单。
西夏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