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年纪稍大,再迁转到外边去补上履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苏油从大佬们试图打压的人,变成了这一科目前为止仕途进步最快的人。
可老韩的脊梁骨如今又硬了——程序没有瑕疵,如果有谁不服,制科考试在那里摆着的,只要能考上,朝廷绝不亏待!
欧阳修在《与焦殿丞千之》中这样称赞道:“苏氏叔侄昆仲,连名并中,自前未有盛事!盛事!”
知制诰王安石也在制文中对苏轼评价:“已能博考群书,而深言当世之务。才能之异,志力之强,亦足以观。”
对苏油评价是:“尔方尚少,然文字深澹,洵有方对。经务之能可观,仁恕之量犹任。世臣之体,亦足称焉。”
据说官家退朝后,美滋滋地对曹皇后说道:“今年失了一状元,却捞回来两个状元,还为子孙得到三个宰相!”
然而苏辙还是被打压了,王安石封还诏命,不与制词。
理由是苏辙言辞不谨,圣前失对。苏辙干脆辞官不赴,在宜秋门侍候苏洵。
……
宜秋门,苏家。
苏洵端着酒杯:“这半年还真是云山雾罩峰回路转,现在总算是万事大吉,九十三你不要担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