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百多斤了!
一亩地四百斤,十亩地四千斤,能装多少多少箩筐来着?熟蛮们觉得自己的手指头不够用了。
好在娃子在山下读书,等休沐回来的时候好好问问!
眉山的物资疯狂地运来,仓场上的苎麻变成麻线,疯狂地运走。
粉碎机,振动筛,石棉砖,耐火砖……
三峡周边水力充沛,苏油开始建造硅酸盐水泥大工坊。
要改善夔州上下水陆通道,靠人工怕是要抓狂,必须靠爆炸品。
木棉,作为布用纤维,比棉花弱。
纤维细,弹性差,中空度最高,容易压成一团皱巴巴的。
但是作为填充料,却是再理想不过了。
这东西,二林部很多,大巫一个响指,不要纺织品,只要棉球,来。
甘油,眉山很多,小少爷又是一个响指,也来。
硝酸没办法,得自己弄。
工艺难度不高,有了带釉玉瓷缸子和玻璃管,有了干馏煤粉得到的氨气和隔离加热硫磺与绿矾,苏油可以采用后世黄崖洞兵工厂曾经用过的酸塔法,不用铅室也能小批量地制备硫酸和硝酸。
还需要一样东西——雷管,作为引爆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