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
运营费用,一次大集,基本上就能挣回来,不过大集的时候,马车要加挂一节简陋的货箱。
送盐下乡,这是苏油的硬性要求,让每一个夔州百姓吃到他们需要的盐,仅仅这一项德政,就足以让苏油被浓墨重彩地写入地方志。
盐要用蜀钞购买,蜀钞要用农产品来换,各乡的物资征收站,还是一个个蜀钞交换点。
还是相当紧俏,如今夔州两斤粮食,才能换一斤盐。
苏油的目标,是在两年内,让盐价大幅度下降,争取在离任之前,变成三斤粮食换一斤盐!
没有算错,因为到了那时候,粮食会因为大量产出,降得更厉害。
乡间和城中,农产品存在价差,于是夔州城出现了一种和收购点竞争的新行业——货郎。
推着独轮车,在新修的乡间道路上走村串寨的货郎,在永安宫市场进货之后,摇着拨浪鼓,打着小锣,一路唱着兜售产品的小曲儿,将针头线脑小布头卖到乡下,然后收集各种农产品,满足夔州城日益扩大的需求。
这成了夔州城最新的风景。
比如梁善民滞销多年的橘子,今年一下子不够卖了。
收购点的人还有脸跑来苏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