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苏厨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
京——这叫朝升。

    每走一步,还需要有五位以上的保人,这叫举主。没有点名声政绩,光找齐举主都很难。

    然而所有这些,才仅仅与官职挂钩,对大宋官员来说,真正重要的其实是差遣。

    没有差遣的官员,叫阶官,又称寄禄官:五品以下的寄禄官收入很少,基本上家里人上了五口,在汴京生活都有些问题。

    官多活少,差遣就成了稀缺资源。

    到了苏油所处这个时代,州县出现长官缺位,具备资格的人选已经多达十位以上。

    因此,能否拿到差遣,就显得至关重要,轻官职重差遣,是大宋的官场生态。

    当初以苏油探花的成绩,韩琦给了状元及第的官职和同进士出身的差遣,苏轼认为严重不公,都想去敲登闻鼓了,就是这个原因。

    得到差遣,叫“窠阙”,又是好几条途径。

    第一条路叫辟举,一些中央部门,具有辟举权,长官可以为本司聘任僚属。

    比如御史台,谏院,长期需要大量新鲜的炮灰,就是个低级官员留京的好渠道,不过风险极大。

    因为御史台位卑权重,是推倒宰相的先锋军敢死队,一旦失败,惨不堪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