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必定会成为王公贵族们争相竞价的瑰宝!
库罗和艾尔普在见到海螺的那一刻,彻底坚定了追随苏油的决心。
城督的财富,绝对可以满足他狂妄的胃口——有朝一日,将智慧宫中的典籍,搬运到大宋来!
当然还有一项重要的原因——城督制作的美食,一定是来自天堂,没有人能够拒绝,没有!
库罗和艾尔普不知道,他们的谈话,被苏油记录整理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是的,作为文人士大夫,没有几本著作等身,走上大街那是要掉面子的。
除了日常的书信往来,诗词酬唱,苏油没事的时候,还在写笔记。
古人出版自己的笔记,其实也是一种风尚,著名的比如沈括的《梦溪笔谈》,苏轼的《东坡志林》,洪迈的《容斋随笔》。
苏油没那么多时间,只能抽空写写,笔记体是最好的体裁,可以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也没有什么固定主题。
他对自己笔记的定义,就是各种大杂烩加古文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取名叫《麈尘录》。
麈尾,就是牦牛尾巴,是魏晋清谈家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
《世说新语》记载,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