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苏厨 > 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驳侄儿
就是文字的教化之功。

    识字率,是考量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还能够转换成国家消费水平层次的重要指标。

    苏轼说的那些问题都存在,介甫公说的建学校也当行,但是两人其目的,太急于利!

    世有功,亦有利,功可在千秋,利见于一时。

    植树千山,必出秀颖,蓄驹千骑,必有骏良。设臣不得学,如今不过眉山一狡徒耳,如何能得陛下之用?

    苏轼因庆历中事否定各地建立学校的可能性,偏颇了。

    介甫公将学校与科举直接关系起来,这同样也偏颇了。

    学校的目的,不是要人人科举,变成人才,而是要普及教育,提高识字率,使人具备自学的能力。

    有了这个能力,好学者自然可以精进,成为国家的栋梁。

    驽钝者也能读懂国家条令,遵法守礼。

    人非生而知之者。

    夫子的伟大,是让庶人得到了问礼的机会;学校的伟大,是让天下人都得到了学习的机会!

    这就是功利之别。

    虽杂役工坊,其中也有大道理存在。然而数千年没有从中提取出大道之理,致用之学,是什么原因?而臣只是小小注力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