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古怪。
辽使看了,不知所云,无法解破,苏轼才将纸接过“这诗叫《晚眺》,每三字成一句,我读给你听听啊。”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将诗解出,辽使这时才知小巫见了大巫,自此不敢再在宋境谈诗。
此诗是“神智体”,是一种近于文字游戏的杂体诗体,有些像谜语,亦称“谜象诗”。
它按文字形体结构的多种变化来揣度其意,组成诗句,因其设想新奇,启人神智,故名。
比如将“亭”字写得很长,“景”字写得很短,画字的繁体底下去掉个人字,就是“长亭短景无人画”。
所以苏轼有人捧,也是实至名归,的确才气纵横。
进入可贞堂,就见苏轼拿着一张拓片,对请教的沈括说道“这是先秦文字。故集贤院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公是先生,是此道行家。”
“公是先生那才是治经的大家,《新唐书》、《新五代史》,《资治通鉴》,都有他的参与。寝食坐卧,未尝不以《六经》自随。欧阳学士每有疑问,都要写信求教。而先生笑曰‘好个欧九,惜不读书。’”
沈括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