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道:“公主也是爱才之人,手中这把琴也是稀世罕见,如果我没猜错,难道这就是旷修所用之琴?”
“正是。颜路先生可否指点小女一二。”公主起身,浅笑着邀请颜路上前弹奏。
“《高山流水》曲高和寡,平常人很难领会其中的精妙,恐怕无法帮到公主太多。”颜路谦逊了几句,但还是坐在了琴前,“没想到今日能一试旷修所弹之琴,也是甚幸。”
他抚上琴弦,音符在他手指弹拨间流淌而出,吟揉按滑,刚柔并蓄,铿锵,深沉,他的演奏风格似乎更显纯朴古雅。
公主挥了挥手,随从便又拿来一个古琴,她与颜路相对而坐。
只听几下柔和的音符夹入颜路的琴韵之中。颜路琴音和平中正,公主清幽绵柔,两者似在一问一答,音韵交缠呼应更显动人,有如游丝随风飘荡,却连绵不绝,更增回肠荡气之意。
两人的气韵竟如此相似,琴艺也相得益彰,高山流水觅知音,有琴解语,意已在无弦。
此时,我深刻意识到,我已经成为了这副绝美画卷中唯一多余的败笔,便识趣地悄悄退下。我虽然懂得些古筝,但真要听懂其中的精髓,我还不够欣赏的水平,只有附庸风雅的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