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像如今这样荒废,至少汉城平原那边什么的,都重新种植粮食,都能减轻很大一部分后勤压力。
而且,从郑芝豹带回来的消息看,倭国德川家光的贼心不死,在拼老命想继续增兵。如此一来,就怕郑芝龙和李定国那边压力太大。
这么想着,衡量了下可能的后勤压力之后,崇祯皇帝便立刻给卢象升下了一道旨意,让他领兵前移,去朝鲜南部坐镇,以应付可能的战局变化。至于大军所需要的粮食,济州岛那边可以供应一二。另外,从京师起运的一批冬装和粮食也已经通过天津港发出去,应该能赶上朝鲜南部的朝廷大军过冬。
这道旨意,最终是用飞鸽传书到达辽东,这样速度上就能达到最快。指不定卢象升领兵南下,还能去凑凑热闹。毕竟一路上再无战事,又是骑军,推进迅速。
忙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便又下旨招来了一直在当太子陪读的郑森,也就是被他赐名了的郑成功。
在郑成功见礼的时候,崇祯皇帝细细地打量着。此时,郑成功已经二十一岁,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英气勃勃之下,却也有沉稳之风。
对此,崇祯皇帝大体上还是满意的,因此,等郑成功见礼完毕之后,他便微笑着说道:“朕听说你更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