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先给自己找几个安全屋吧!
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了,耿朝忠有一种预感,如果再在新盛泰来来去去的话,很快会露出马脚。
耿朝忠又换了一身打扮,然后又拿了几张国民身份证,开始进行自己的不动产购置之旅。
此时尚属北洋到民国的过渡期,户籍制度依然沿用前清,非常不完善,直到1932年民国政府重新颁布了《保甲户籍制度》后,才有所完善。
民间交易房屋土地主要还是通过房契和地契,一份合同最少几十个字,最多不超过几百字,只写明不动产的面积,位置和价格。合同上往往只有卖方和中间人的名字,没有买方的名字,即使有,也只是一个姓或者是化名。
从唐朝到民国,甚至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民间的房地产契约一直都是这个样子,这样就给耿朝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耿朝忠拿着一堆身份证跑了一下午,终于在山东路附近找了一家合适的安全屋,但是想要买中山路和胶澳总督府附近的洋房,就需要到民政管理处备案了,这也是耿朝忠最头疼的事情。
所以只能暂时作罢。
回到党务调查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刚进机关大楼,值班室就有人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