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但当徐以价派人猛攻巡抚府邸的时候,阎锡山则把部队调到巡抚府邸的背后,等待时机,这样不但可以在起义军胜利时,他第一个攻入府邸,夺取首功,还可以在起义失败时,率先帮助清政府镇压起义军,夺取首功。
总之,他都是首功。
更重要的是,他的部队在起义中损失最小,起义后就可以让部将张培梅迫使山西议会推举自己为山西都督。
果然,事发之后,出力最多的徐以价,反而被出力最少的阎锡山摘了桃子,徐以价一怒之下去了上海,从此以后和阎锡山分道扬镳。
不过,这件事以后,阎锡山也许是心存愧疚,一直对徐以价颇为尊重,后来,两人也逐渐恢复了关系,徐以价的儿子徐先勇考上黄埔军校,后来加入国防部,阎锡山也是说过话帮过忙的。
看来,南京政府的每一次派人,考虑的都很多啊!
不过,耿朝忠更感兴趣的是阎锡山的行为方式——没想到,这个老西儿竟然这么狡猾!
这种高明政客的投机思 维方式,通过两面下注尽可能降低风险的方法,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