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的性格而已,是因为他本身的性格是慈悲为怀的,所以他方才慈悲为怀。却并不是因为他走了佛宗修炼体系,他成为了佛宗修炼者,这才慈悲为怀!
当然,既然号称佛宗,既然有慈悲为怀的印象留给外界,那么,佛宗修炼者必然有某方面的特质催使他们慈悲为怀。
佛宗修炼者修炼的乃是心灵。
最终,便是然自己的心灵取代现实,使得自身修成佛陀金身,得大自在,大智慧,大永恒!
既然是修炼心灵,那自然便需要极度关注心灵变化。
而普适的道德观,却使得慈悲为怀,能够让人心灵平静,让人心灵满足……
而心灵平静,心灵满足,显然是一种正面的心灵状态。对于心灵修炼或许并不是绝对的关键,但却必然是有着一些帮助。
正是因为如此,哪怕只是为了得到这种帮助,大多数佛宗修炼者也更倾向于慈悲为怀。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选择而已。
虽然大多数佛宗修炼者选择这种行事作风,但并不代表,这种行事作风就是必要的。并不代表,这种行事作风本身就是佛宗修炼者的真正风格!
若是有佛宗修炼者不在意这种心灵平静,心灵满足的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