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了接近于近代邮政的“客邮”,而皮埃尔则是这项业务的负责人。
对于中国的邮政史,关卓凡没有认真研究过,不甚了了。但他至少知道,新式邮政,还要在三四十年之后,才会在中国发端,现在这个时代,朝廷使用的仍然是流传了几千年的驿邮系统。新式邮政该怎么办,新旧之间有什么异同,不能不向这个法国人来请教。
“关巡抚,其实你们大清帝国的驿站系统,也包括了邮政含义在内。”皮埃尔倒是不藏私,有什么说什么,“不过很遗憾,不论是你们中国的商人,还是我们外国的商人,都无法享受到这样的便利。”
关卓凡心想,法国人说得不错,历朝历代的朝廷,都有一个庞大的驿递系统,然而向来只为朝廷服务,传递军情政令,公文奏折,不仅商人百姓无法享受,理论上说,就连各级官员的私信,也是不能用驿站来传递的。因此即使是在承平的日子,“家书抵万金”之说亦不为虚——想给远方的亲人送一封信,只有交托远行的亲朋好友,或是熟识的行商客旅来带去,如果能安然送到,则已经是一件谢天谢地的事情了。
“这就是我们法国的邮政与你们大清的邮政,最大的区别,也是现代邮政与古代邮政的最大区别。”皮埃尔耸了耸肩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