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究竟是怎么一个道理呢?比方上海到苏州,两百里地,为什么铜线一架,就可以转瞬即至?”
这可怎么解释?不要说慈禧不明白,就是关卓凡自己,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慈禧问他,庶几等于是问道于盲了。
但若是答不上来,“洋务专家”的形象,岂非要大打折扣?想来想去,急中生智之下,居然给他想到了一个说法。
“这就好比是悬丝诊脉,尺寸关三脉上的动静,能从丝线上传过来。”关卓凡自作聪明地说道,“电报也是一样,这头有点什么动静,那一头就听见了,因此等于转瞬即至。”
这个解释明了易懂,两位太后都很满意。
“悬丝诊脉,那得是名医才行。”慈安太后说道,“听电报的,也得是专门的人才吧?”
“是,太后圣明,培养一个电报员,殊为不易。”
由此开始谈起电报的种种,等说到收费的时候,关卓凡报出来是每一个字,要收三两银子。慈禧和慈安,还没觉得怎样,旁边的一名太监,本来已经听入了神 ,现在听说要三两银子才能传一个字,惊讶地“啊”了一声。
这一声出口,立时惊觉,知道自己闯祸了。果然,慈禧的目光立刻转为严厉,扫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