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如此,这个“门包”不能不给;给吧,大家伙儿比着,还不能少给。不少官员到恭王府办事,办的是公事,自家衙门也没有报销“门包”的花费的预算,办公事掏自己的腰包,实在叫人想不大通。
因此,恭王府的“门包”,中下级官员中早已啧有烦言,只是恭王自己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觉。
小数怕长计,蔡寿祺算了一笔账,每天到恭王府“投书、办事、问访”的,“少则数十,多则盈百”,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三年下来,“一人贿银二十两计,合凡百万之数,实骇人耳目!”
这个数字确实吓了两宫皇太后一跳。
这些银子都是光天化日下收的;私下底收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呢?
蔡寿祺写道,“或云恭王府开支浩繁,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这些钱都花在哪里了呢?如果都花在迎来送往、资助贫困的官员、赏赐传旨的太监等等上面,“尚有可宥之处”。实情如何呢?
蔡寿祺讲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恭王在后湖旁的小凤翔胡同修了别邸,叫做“鉴园”。
这个园子的建筑极尽巧思 ,第二进院落开始,费工无数,将地基人为垫高,每一进院落的地基都高于前一进院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