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接引大臣、后扈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王公亲贵和一、二品大臣的位子。
不过,大臣中的理藩院堂官、都察院的掌院左都御史两位,虽然都是一品大员,但他们的位子却不在殿内,而是摆在在太和殿前檐下。这是因为,理藩院有怀柔远人之义,都察院有监督纠举之责,摆在外面,一个是“接待外宾”的意思 ,一个是盯着“你们有没有犯错失仪”的意思 。
殿前丹陛上设宴桌四十三张,是二品以上的世爵和侍卫们的位子,哦,内务府大臣和“带庆隆舞大臣”的位子也在这里。
再往下,丹墀上,御道东西两边,各张立八个大大的蓝色帐幕,三品以下官员在这里入席。
外国使臣的席位在西班之末。
布置好了,王公大臣重新入场,按朝班排立。
吉时到,礼部堂官奏请皇帝、太后御殿。
于是,午门钟鼓齐鸣,太和殿前檐下中和韶乐奏《元平之章》。
皇帝、太后升座,乐止。
阶下三鸣鞭。
王公大臣就位,向皇帝、太后行一叩礼,然后入座。
大宴正式开始。
先进茶,丹陛清乐奏《海宇升平日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