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乱清 > 章节目录 第一零三章 国家信用
路子没有走通。官拨资金匮乏,工程时断时续——这是效费比最低的一种施工方式了。

    后来总算在比利时人那儿借到钱了,可工程又因此被比国一手把持,京汉铁路成了一条大水鱼,被比利时人予取予求,造价乃直线上升。

    加上清末“官办”无处不在的浪费、贪污、低效率,最终有了京汉铁路每公里三万五千八百两白银这么个惊人的造价。

    回头看唐胥铁路,这条铁路是开平矿务局所筑,而开平矿务局是商股,股东们盯着,成本反倒合理得多。而且这里面,已经包含了这么个因素:唐胥铁路线路较短,单位成本本应较高。

    所以,关卓凡认为,如果由他来主持,京汉线的单位成本,可能高过唐胥铁路,但绝对不会达到三、四倍的程度。

    他估计,顶层规划加规模效应,“两纵两横”的总造价,大致在五千万至六千万两白银之间。

    这当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还算不上“天文数字”,清末时候,朝廷的年入有七千万到八千万两之数,何况,这笔钱只是“总造价”,并不是要一次过拿出来。

    不过,用钱的地方太多,如果全由官拨,即便分成十年,每年朝廷也要为铁路至少支出五百万两之巨,依然是极其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