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少腾挪辗转的空间了。再说,大村益次郎擅长的和一直孜孜以求的,是西式的“正规化建设”,打游击什么的,也非其所长。
大村益次郎做的。是把战线前移,在较为广阔的预设战场内,在敌军必经的路上,找出一切可以掩护自己、阻击敌军之所在:山坡、树林、村庄、河流、桥梁、沟壑,甚至石磨坊,等等——在上述阻击点各派驻数量不等的守军,叫中国人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重代价,最大限度迟滞敌军进入主战场的步伐,并为石州口部队到位争取时间。
另外。也派出小股机动部队,尝试着对中国人进行袭扰。
和长州军队发生“接触”,比关卓凡预想的要早。
担任前卫的第四师第十三团,担任两翼侧卫的骑兵师第一团,时不时和长州的小股部队发生交火。不过。这些“接触”,只能算“浅尝辄止”,第十三团受命“攻击前进”,轩军行军的速度并未减缓多少。
长州军发现,自己对中国人的“袭扰”,基本没有什么效果。
轩军的骑兵侦察分队活动范围很大,长州军的小股部队总是在距离轩军主力还远的地方就被发现,基本失去“袭扰”的突然性。还有,担任轩军主力部队两翼侧卫的是骑兵团,而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