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听俺们的“见解”。何况,如果提出反对意见,和宫登基之后,自己一个不小心,不就成了“逆党”了吗?
于是老中首座板仓胜静打头,一个个纷纷“附议”。
德川庆喜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小栗忠顺,就由你来草拟奏章,将幕府的意思 上奏给朝廷吧。”
立和宫亲子内亲王为新天皇,出于关卓凡的一力主张。
德川庆喜、小栗忠顺等人,本来只是想立一个年幼的皇帝,完全没有想到要打和宫的主意的,但关卓凡很快就说服了他们。
说到“控制”,一个年轻的皇女做皇帝,相比一个年幼的王子做皇帝,前者并不会比后者更难“控制”。
在德川家康制定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的约束下,连皇子都无法获得系统的政治知识和能力的训练,遑论皇女了。
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和宫亲子内亲王对政治的全部理解,就是“攘夷”。在她和德川家茂的这桩政治婚姻中,“攘夷”,是皇室方面对幕府开出的价码,也就成为和宫自认身负的最重要的政治使命。
原时空,幕府大败于伏见、鸟羽,风雨飘摇,行将垮台,和宫还要求德川庆喜“攘夷”,将军大人委实哭笑不得。彼时,当初高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