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的是“中外仰望”,风光无限。
彼时,自己已经整整穿越了四年。
可是。历史依旧以其强大的惯性,按时催生了这个条约。中国无可奈何,关卓凡亦无可奈何。
那个时候,关卓凡才深刻地意识到:历史的轨迹,并没有发生真正的转折;中国的命运,并不能只靠自己在异国投机的一场胜仗。就发生实质的改变。
自己在这个时空要做的事情,不过才刚刚开了个小头。
那个时候。关卓凡才痛感:呆在二十一世纪,对着已经作古的先人们。放嘴炮、唱高调,何其容易;真正设身处地,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扭转乾坤,改定命数,又何其艰难。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是奕?拍板定案的,可是,在回乱暴起,捻乱肆虐,整个西北烽烟遍地,新疆事实上已全不受控的情况下,即便换了自己主政,这个约,真的就可以不签吗?
关卓凡一点把握也没有。
力不如人,说什么都是废话、空话。
原时空,能够勉强收回伊犁,说到底,不是因为曾纪泽的口才好,而是当时回乱已经平定,左宗棠的大军,正驻扎西北,虎视伊犁。
好了,该御姐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