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恤恩荫——总之。从入仕到出缺,生前身后,可以不认识堂官,可以不同司官照面,但每走一步,都是要和书吏打交道的!”
关卓凡大拇指一翘,赞道:“定舫,洞悉关窍。一语中的,果然政事娴熟!”
“王爷过奖了。嗯,每走一步,就是说,每一个关节,如果书吏有心需索,都可以找出种种理由,压住公事,挑剔迁延,欲壑不填。势不罢休!”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我朝有‘事必援例。必检成案’之惯例,可说到律例,品级愈高,愈不熟悉!”
关卓凡明知故问:“哦,怎么回事呢?”
“回王爷,吏部为六部之首,地位崇高,吏部堂官,几乎都是翰林出身,极少由本部司员循资升上来的——就算有,最多也只能做到副堂。这班翰林出身的堂官,到部之前,一条吏部的律例也不晓得的,不知凡几?公事上面,堂官交代司官,司官交代书吏,书吏办妥了,一层层捧了文书上来,堂官堂皇高坐,其实不过‘画行’而已!”
关卓凡说道:“我听说,有的副堂,十天半个月也不到部视事,可有其事?”
“怎么没有?”钱鼎铭微微皱眉,“吏部堂官,两正四副,王爷想想,单是‘画行’,用得着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