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李福思 向柏林发送了两封密电。
第一份密电,洋洋洒洒数千言,汇报了自己昨晚和轩亲王会面的详细的情形,建议政府接受中国方面的提议,将对法战争的时间点,设定在1868年,并强烈建议,实施以下两个计划:
第一,通过某种方式,间接促使法国对南德意志诸邦提出领土要求。万一法国人不就这个范,就由普鲁士自行向南德意志诸邦通报法国的这个“要求”。
第二,通过某种渠道,散布普鲁士有意介入西班牙内政的消息,甚至可以放出以下风声:普鲁士认为,霍亨索伦家族的某某亲王,是伊莎贝拉二世女王接班人的合适人选。
霍亨索伦家族,即目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家族,数百年来,该家族一直是德意志的普鲁士和勃兰登堡地区最主要的统治家族。
“霍亨索伦家族的某某亲王,是伊莎贝拉二世女王接班人的合适人选”,这个主意,是李福思 在关卓凡的不断“启发”下,终于脑洞出来的一记绝招,它意味着,普鲁士不但认为伊莎贝拉二世之资格、德行、才力,皆不足以君临西班牙,应该退位不然,伊莎贝拉二世没病没痛,年纪也不算大,扯什么“接班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