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上“窃听器”,隔壁的声音,就挺清晰的了。
这个“窃听器”,当然不是现代的电子窃听器,而是由一段段中空的竹管连接而成,可谓之“窃听管”。这类雅间,都用木板而非砖墙间隔,能够在木板上钻个洞、实以竹管,自然是最理想的,如果不方便的话,也没有关系,中国建筑的屋顶,大都是抬梁式架构,各个房间,通过屋顶,其实是相互连通的。多连接几段竹管,通过屋顶,“耳朵”就可以“长”到隔壁去了。
这个年代,虽然还没发明出电子窃听器之类的玩意儿,但通过这种手段进行短距离的监听,效果也相当不坏。
就算隔壁的雅间已经被人包下来了,也可以许酒楼以重金,叫他换上一间。
问题是,王守正包的“福字号”,一面开门,另外三面,都开窗户,根本没有“隔壁”可言。
咦,三面临空,这是个神 马格局呢?
“福字号”所在位置,原本是一条长长的悬空的露台,露台面对里巷,平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东兴楼”生意太好,为扩大营业面积,就将这条露台封闭起来,改成了几间“雅间”。
不过,露台是悬空的,木架构的承重能力又是有限的,不敢将露台全部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