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上万里之外的数万、乃至数十万大军的一切需求——从吃穿到武器,再加上这数千里、乃至上万里的路途上,中原人见所未见的恶劣的地理和气候——嗯。这个事儿。单是想一想。就能叫人发狂。
还有,最主要的长距离运输工具——马,对于中国这个农耕政权来说,最为缺乏,畜养成本最高。
敌人如果是游牧民族的话,这方面的成本,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种情况下,运输的总成本。几十倍、甚至一百几十倍于运输对象本身的价值,就毫不奇怪了。
形象点说,就是从后方运一斤粮到前线,要耗粮几十斤乃至一百几十斤。
因此,每一次成规模的边疆军事行动,都是对国力和政府组织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
汉武帝两次征伐大宛,第一次失败了,败在了后勤准备不足。不过,必须说明的是,这个“不足”。是相对而言的,如果用兵的对象在国内。或者,大宛的位置,能够往东边儿挪一点儿,未必就“不足”。
问题是——你妹的,大宛距中国当时的统治中心长安,足足有万里之遥!
第二次征伐大宛,汉武帝的准备工作就做得十分夸张了:
“赦囚徒寇盗,发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