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君臣对晤,虽然大多都是套话,可是,语气吞吐、关节出入,都有讲究,一个拿捏不当,入觐的督抚,以及盯着是次入觐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还有,套话之外,也要有实在的内容。
督抚入京,正常情况下,和君主的会面,只有陛见、陛辞,按照仪制,这两次会面的时间,都不能太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该了解的情况了解清楚,该交代的事项交代明白,通过被接见人,充分遂行君主的意志,并和被接见人建立和维持必要的感情——通通都是学问。
这些,不像朝政的决策,可以委诸军机——话得从你自己嘴里说出去,别人是替代不了的。
当然,实际的情形,也没有慈禧说的那么严重,陛见、陛辞的时候,“上头”有一、两句话说的不怎么到位,不算一件特别稀奇的事情,“外头”的人,也不至于因为一、两句话,就敢“藐视圣躬”。
不过,错话说多了,可就另说了。
两宫垂帘,说错话的,一般都是“东边儿”那位,慈禧自己,那是很少会说错话的。慈安呢,也很有自知之明,两宫皇太后同时接见陛见、陛辞的大员的时候,话大多由慈禧来说。
可是,如果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