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政王,位在诸亲王之上。
这是慈禧为“承继穆宗毅皇帝时代之格局”开出来的“交换条件”,或者说,是对关卓凡提议“承继穆宗毅皇帝时代之格局”的“庸酬”——怎么理解都可以。
关卓凡记得,辛酉政变,肃顺、载垣、端华“三凶”刚刚就擒的时候,慈禧就曾建议,给恭王加上“辅政王”的头衔。那个时候,“垂帘”之局尚未定案,慈禧要用“辅政王”的头衔,换取恭王同意两宫皇太后“垂帘”。
不过,“辅政”二字,虽然不比“摄政”,但依旧过于张扬,恭王一方,已有了“议政王”的腹稿,最后,双方交易达成,只不过,“辅政王”换成了“议政王”。
另外,不论“辅政王”,还是“议政王”,都没有明确的“位在诸亲王之上”的说法。
现在,关卓凡不但是“辅政王”,还“位在诸亲王之上”了。
辅政王,位在诸亲王之上。
关卓凡在心中,把这句话,又默默的念了一遍。
我的位子,比恭老六最煊赫的时候,还要高上一头了。
“回太后,”他以一种微带惶恐的语气说道,“‘辅政王’的名号,臣依旧是当不起的;‘位在诸亲王’之上,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