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的认识和预判,也不能和穿越者相提并论——她没有一百几十年成败得失的经验和事实打底儿呀!
再想一想慈禧的“成长和变化”,完完全全出于关卓凡刻意的影响和引导,就更觉得讽刺了。
除此之外,关卓凡也承认,“一己的荣辱”,嗯,我其实也是要考虑的。
所以,我不能不向“最毒、最坏”的位置上走去。
至于原先设想的,通过“赎买”的手段,引导慈禧逐步放权,最终退出政治中枢,事实证明,也是一个幻想。
并不是说“赎买”没有用——事实上,“赎买”非常有用,几年下来,关卓凡“赎买”到了愈来愈多的信任和权力,可是,信任再怎么多,也还是一个君主对于臣子的信任;权力再怎么多,也还是一个臣子的权力,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慈禧会因此放弃君主的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即是说,慈禧没有任何“退出政治中枢”的意思 。
慈禧给他的,只是“办事权”,不是“话事权”。
而我要“赎买”的,不仅仅是“办事权”,还有“话事权”,乃至最终的“话事权”。
形势很清楚,如欲“赎买”生足够的效力,单靠“引导”是不够的,必须加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