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住的舒服了,可是,对于整个代表团来说,活动起来,未免大不方便,因此,“分散接待”,只是条权宜之计,只能偶一为之。
事实上,在筹备接待“美利坚访华代表团”的时候,修建一座可以容纳数百、乃至上千客人的“国宾馆”的计划,就提上议事日程了。
最后,经彼时的轩郡王亲自踏勘,这座“国宾馆”,定址于海淀玉渊潭的钓鱼台。
钓鱼台肇基于金朝,以金章宗“春月钓鱼之地”而得名;元朝,宰相廉希宪于此构堂池上,绕池植柳,亭台楼榭,初具规模;明朝,皇亲李伟以钓鱼台为别墅,大肆扩建,极一时之盛;本朝高宗,始命其水为“玉渊潭”,临水修筑行宫,御笔“钓鱼台”匾额,至此,“钓鱼台”之名,才算真正确定了下来。
轩郡王以为,这个钓鱼台,地方既大,风景又好,周围也没有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关防容易,非常适合拿来做“国宾馆”之用。
还有,高宗修建的行宫,虽然大半已经闲荒,但是底子毕竟还在,有这些亭台楼榭打底儿,这座“国宾馆”修起来,事半功倍,能省不少钱。
“这个‘国宾馆’,”宝燏说道,“也算是一件‘大工’了——”
咽了口唾沫,“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