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头”,还有“花盆底”。
俗称“花盆底”的“旗鞋”,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入关之前,没有这样东西。
入关之前,旗人女子,骑射劳作,无异男子,自不能穿什么“花盆底”——穿了“花盆底”,只能挺胸凹腹,摇曳生姿,基本上是干不了什么活儿的。
入关之后,旗人女子,始仿佛汉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才慢慢儿的折腾出“花盆底”的花样来。
第一,穿上“花盆底”,走起路来,风摇荷摆,赏心悦目。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穿上了“花盆底”,快走和跑步,就是个高技术的活儿了——即是说,请您走慢儿点儿。
说穿了,“花盆底”是物化和约束女子的一种手段。
“物化”也好,“约束”也罢,太监和宫女里头,自然没什么人有这种越时代的认识,不过,还是有不人私底下说,皇上不是后妃,穿着“花盆底”,总感觉有那么点儿……“怪怪”的。
可是,不穿“花盆底”,更加奇怪啊。
旗下贵妇的形象,和“花盆底”是紧密相连的,若不穿“花盆底”,连她们起坐、走路、行礼的姿势,都有点儿想象不大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