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赐群臣,则“上下同乐”的意味,也跟着出来了!
另外,这个恩典,自然而然,毫无刻意为之的痕迹——本来就是肚子饿了,传个午膳,哪个晓得,御膳房整了一桌子六、七十样菜的“一等席”呢?
于是,顺理成章的,这个恩典里头,又多了一层上位者“不虚耗民力”、“不暴殄天物”的意义。
“今上俭德可敬”的高大全形象,就这么树立起来啦。
“上头”恩赐御膳、食物,有的时候,不过两、三件点心,说到底只是一个象征,并无意真的要你大快朵颐。然而,今天的这个恩典,却是实实在在的:六十来样菜肴,三一三十一之后,每个衙门,都能分到二十来样,可以摆他个两桌、三桌,足够整个衙门来次“大会餐”了。
当然,实际分配的时候,按照实际情形,做了一定的调整。
譬如,上书房、南书房的人数少,内阁的人数多,乃按照各衙门的实际在值的人数,做了适当的添减。不然,内阁的那一份儿,未必不够吃,但上书房、南书房的那一份儿,却一定吃不了。御赐的食物,是不可以浪费的,数量过多,反倒替上书房、南书房的翰林们增加了无谓的压力。
数十名太监,提着食盒,在内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