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一个“过渡”,就是说,先在中和殿歇口气,准备准备。
辰正——八点整,吉时到,礼部堂官再奏,请皇帝即皇帝位,于是,皇帝降座,出中和殿,入太和殿,升金銮宝座。
这个时候,陈于太和殿檐下的中和韶乐奏起来了,和以律吕,文以五声,八音迭起,玉振金声,好不悦耳!
如果是“国丧”期间举行登基大典,中和韶乐、丹陛大乐神 马的,就只能“设而不作”,那样一来,仪典就失色许多喽。
嗯,还是“国丧”之后举行登基大典的好!
乐止,阶下三鸣鞭,清脆的鞭声,越过整个太和殿广场,传出太和门外,人在午门,都听得清清楚楚。
鸣赞官高喊:“排班——”
意思 是:大伙儿各就各位,准备磕头。
太和门北檐下,丹陛大乐奏,王公百官由“立位”转“拜位”。
鸣赞官喊:“跪——”
呼啦啦一大片,整个场子都跪了下去。
然后,鸣赞官唱礼,群臣三跪九叩。
唯一的例外在太和殿内。
贝子以上亲贵,分左右排班,左以恭亲王为,右以一身军礼服的皇夫轩亲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