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公使原先坚持行鞠躬礼,关卓凡好不容易,争取到改行单膝跪礼,但以徐桐为代表的卫道之士,犹自不满意,认为“自古殿陛之下,无不跪之臣”,四国使臣,若不双膝下跪,皇上和太后,就不应接见;而且,这个看法,深深的影响到了穆宗——这些,前文已经有所交代了。
为了减少公使入觐的阻力,作为平衡,就只好降低觐见场所的规格了。
四国公使提出了异议:为什么接见美国人就在乾清宫,接见我们就改到了紫光阁?——听说,那里是皇帝的私家园林,并非正式的办公场所?
关卓凡只好硬拗,“‘美利坚访华代表团’是约翰逊副总统领衔的,不晓得英、法、俄、荷四国公使,哪一位是副国家元呢?”
对方这才没话可说了。
这一回,觐见的场所选择了中和殿,八国使臣、包括美国公使在内,都觉得是意外之喜——这简直是“三级跳”了!
八国使臣都晓得,“三大殿”的崇高地位,尤在后三宫之的乾清宫之上,乾清宫虽说是“天子正衙”,可到底还是有皇帝的私人色彩在的,“三大殿”却不存在任何的私人色彩,是整个帝国、整个政府的最高代表。
其实,关卓凡本来是想将皇帝接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