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它又变回来了。
关卓凡想,仁寿殿的变化,算是历史的变化的一个小小缩影吧——不论是原时空,还是本时空。
这个变化,不仅仅是财力的变化。
事实上,即便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各种物价变动因素,原时空的颐和园——简化版的清漪园——的造价,也远远超过了原版清漪园,最重要的原因,无他,两个字:“腐败”。
修建清漪园的时候,“大工”的工程款,八、九成“到工”,落到经手人腰包里的,大约一到两成;修建颐和园的时候,倒转了过来,“大工”的工程款,只得两成“到工”,落到经手人腰包里的,有八成之多。
这么搞法,钱怎么可能够用?
这是关卓凡为何一定要“另起炉灶”,坚决不许内务府染指“大工”的原因。
另外,组织、动员的能力,清末也比不上清朝中期了。
穿越七年,较之原时空,不能说整个中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系统性的变化,但是,就某些局部来说,确实已经发生了根本的、系统性的变化。
我应该为自己骄傲。
好吧,说回那位心潮澎湃的御姐。
此时的慈禧,看什么都是赏心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