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管这个叫做“闹家务”——不管叫什么,反正,左右是不得空儿接待友邦使团的啦。
既不晓得“家务”啥时候闹完,“普鲁士访华代表团”的行程,就只好向后一推再推。
好,“家务”终于闹完了,觑到了空儿,赶紧请代表团上路——再不上路,大约也就也不必上路了,接下来,恐怕更没空儿——如果真和法国人打了起来,中国没空儿,普鲁士更没空儿。
行程既变过了,代表团的成员也就跟着变过了,美利坚访华代表团的规模,是愈变愈大,普鲁士访华代表团的规模,却是愈变愈小,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代表团的成员都是要角,各有各的安排,仓促之间,大多数人无法配合新的行程——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美、普两国的“访华代表团”,目的、性质都大不相同。
美国的“访华代表团”,首先是对中国出兵协助平叛的“答礼”,因此,必须隆而重之;其次,美国派出如此庞大的一个代表团,林肯总统以下之当国者,确为着眼长久,敦睦邦谊,巩固血盟。
美国内战,联邦“废奴”,邦联“蓄奴”,正、邪之辨,清清楚楚,然而,逆料之所不及的是,英、法为首的欧洲诸强,一律秉持“中立”,不仅不对联邦提